昨日中午12點,隨著工人將最后一顆螺栓擰緊,標志著位于錢江二橋下游側的滬杭甬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彭埠大橋南北兩岸迎來“牽手”,勝利“會師”。從高空俯瞰,這座雄姿偉岸的大橋如長虹臥波、蛟龍出水,在錢塘江潮水奔涌之間,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彭埠大橋是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的關鍵性節點工程,由中鐵大橋局和浙江交工聯合承建,橋梁全長1350.8米,于2019年5月進場施工。
金海大橋連接橫琴新區與珠海機場,以公鐵合建的方式跨越磨刀門水道及泥灣門水道,主橋全長近1.4公里,用鋼量5.1萬噸,創下多項國內之最:國內首座公鐵同層合建跨海大橋,國內首座公鐵兩用四塔斜拉橋;國內橋面最寬、挑臂最長的橋梁;主橋空間四柱式鋼塔、挑臂式鋼箱梁、塔梁固結及塔梁墩固結結構形式在國內均為首次采用。
作為國內首座多跨長聯公軌兩用懸鏈形上加勁鋼桁梁橋,大橋采用先架設下部主鋼梁、再施工上部剛性加勁弦的總體施工順序。主鋼梁構件在兩岸的支架上面先拼裝成整體,然后再往跨中逐步“頂推”。“所謂‘頂推’,就是將鋼梁頂起來,隨后慢慢往前移,從兩岸推到中間,最終在中間完成合龍。